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八章 新连队与新军官

第六十八章 新连队与新军官

严大力在努力地训练这些新兵,因为这些人就是他以后会带上战场一起并肩战斗的部下。但是时间要求很紧,很多训练被压缩简化甚至被取消。在训练的间隙,古谢夫曾经专门找到严大力抱怨这样训练后的士兵被派上战场只会送死,不会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严大力也无奈地告诉古谢夫,这是上级的要求,自己知道这些新兵经过这样的训练并不合格,但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尽量多教授这些新兵一些自己经过血战后总结的经验以求能让这些新兵少点伤亡。

就这样训练了十天后,严大力总算是盼来了上级下发了足够的步枪和弹药,但是整个连只配备了三挺机枪,而冲锋枪则是一支也没有,只有严大力等三个人还拿着突围时候使用的冲锋枪。又经过了三天的实弹训练,新的命令又下达了。严大力的连被正式列入切尔克索夫少校指挥的第974步兵团,这个新成立的第974步兵团是隶属于被重新组建的第173步兵师。巧合的是这个重新组建的步兵师的番号正好是严大力他们原来所在的师的番号,他们原来的所在的部队早已经被德军歼灭在罗夫诺附近。在得知自己所属的新部队番号时,严大力等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也许是上天开的一个黑色玩笑。

集结的命令在三天实弹训练后下达了,被部署在列梅绍夫卡的第974步兵团奉命迅速集结,随整个师前往哈尔科夫。在那里他们将乘坐火车到新的部署地域,但是目的地目前保密,谁也不知道他们将到达什么地方去参加战斗。其实在得到下发武器的时候,严大力就猜到自己又将很快上战场了,但是他有些厌恶重新上战场。他只想去亚历山德罗夫的家里去帮他完成心愿,并且希望能从亚历山德罗夫的父亲那里得到一些通古斯大爆炸的一些线索。可是现在严大力的身份没有合理的理由去这样做,只能跟随部队出发,去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继续参加战斗。

整个师分乘三列火车经过一天两夜的时间到达了目的地。在下车后只知道这是一个偏僻的小站,甚至铁轨的两旁还长满了接近一米多高的草丛。在集合好连队后,严大力被要求到团长切尔克索夫少校那里去报到。在团指挥部,切尔克索夫向严大力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佩戴中尉政治指导员级领章的军官,这个人名叫伊瓦什科夫,是被指派到严大力连队当政治指导员的。另一个是个刚从初级步兵学校毕业的少尉,名字叫谢尔久克,他是被新任命的副连长兼三排排长。

在相互认识后,切尔克索夫少校指着严大力对新来的两名军官说道:“西多罗夫中尉可是从西部国境线一直拼杀出来的英雄,是名坚定而优秀的**员。他的战斗经验相当丰富,你们到连里后需要多向他学习。争取早日将连队带上正轨,成为团里的主力分队。”

严大力对切尔克索夫少校并不了解,更对新派来的这两名军官不了解。在听到团长的这番话后他只能和这两名军官一起挺直身体公式化的说道:“愿为苏联服务!”

在回连队的路上,严大力开始向这两名军官介绍连队的情况,并了解这两位空降来的军官的经历,因为这两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就是自己连指挥部的重要成员了。

伊瓦什科夫也是被地方党委才被指派进入军队的,他参加军事训练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以前是一个机械锻造厂的车间主任,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他在路上就向严大力表示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在政工方面,自己也确实对于军事指挥是外行,军事指挥将完全由严大力做主,自己绝不干预。不过他在来之前已经了解过严大力这位连长的经历,他对严大力的军事能力有绝对的信任。

而谢尔久克在简单介绍了自己后也并不是像有些刚毕业的军校学生一样眼高于顶,瞧不起西多罗夫中尉这种因为战功被提拔使用的军官。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战斗经验为零,自己更多的优势是因为科班出身而受到过比较正规的军事训练而已。因此他对严大力这位连长也表示完全的服从。

严大力在他们面前并没有多表露自己的实际态度,因为他认为这两个军官一个是政工干部,一个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基本上也就比连队里的新兵好不了多少。只是由于他们是连里除了自己仅有的军官,以后会和自己长期合作,出于礼貌,严大力表示了谨慎欢迎的态度,并重点向他们介绍了另外两名排长思维里琴科以及古谢夫的情况和优点。这也有着他自己的目的,主要是想提醒这两名新来的军官这两名排长是自己的得力部下,希望他们也能合作愉快,把连里的战斗力提升起来。

回到连队的严大力叫来了思维里琴科和古谢夫,向他们介绍了新来的军官。在相互认识后,思维里琴科嬉笑着问严大力:“中尉同志,你知不知道我们将开往哪里参加战斗啊?团长有没有给你说啊?”

“我也不知道,团长并没有说,估计上级也没有告诉团长吧。不管我们去哪里,你的首要任务是要带领好你的排。如果任务下达,我们连必须要做好战斗准备。”严大力并不想让新来的两名军官觉得自己惯着下属,严肃地回答了思维里琴科的问话。

倒是一旁的谢尔久克少尉笑着插了句话:“我来之前好像听说我们师被调往莫斯科方向了,当然具体的部署地点我也不知道。”他想尽快融入这个团队,因为他发现思维里琴科与连长西多罗夫中尉说话的口气和用词明显是非常的亲密,于是把自己道听途说的消息说了出来。

而伊瓦什科夫则在一旁皱了皱眉头,倒不是对严大力和谢尔久克的话有什么大的意见。他是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员,对于谢尔久克这样传播道听途说的消息有些不满。他倒是对严大力这个连长说的话比较认可,因为他认为严大力的态度才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应有的态度,但是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严大力一直在观察这两名新来的军官,伊瓦什科夫这个皱眉头的动作被严大力敏锐地观察到了。

从这件小事上,严大力大概判断到了伊瓦什科夫的性格,这位政工人员绝对是一个比较刻板而忠诚的**员,这样的性格在政工干部中绝不少见。而谢尔久克少尉很明显有些不够沉稳,当然这也与他的年龄和急切想融入进来的心态有关。

不过谢尔久克的这个消息也确实让严大力心里相对来说比较高兴。因为如果这个消息是确实的,那么自己再也不用在乌克兰方向战斗了。因为他在后世看过的资料写得很清楚,铁木辛哥元帅在西南方面军被歼灭后不久又重新组建了新的西南方面军,并且组织了一次很不成功的反攻战役,结果让苏军损失惨重。最终因为这次不成功的行动导致西南方向总指挥部被撤销,铁木辛哥元帅也被召回莫斯科,最终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靠边站了。而自己则可以离莫斯科更近,跟有机会去亚历山德罗夫家寻找通古斯大爆炸的线索。

没有过多久,团指挥部就下达了行军的命令,严大力带着连队和团里的其他连队一起向北行进,当然目的地依然没有公布。不过严大力认为,现在团长切尔克索夫少校可能才知道目的地在哪。

经过差不多一整天的行军,严大力所在的第974步兵团到达了一个修筑有半永备火力点的防线。目的地到了,这是他们团的主要任务,守住这条防线。这里是位于莫斯科东南方向大约一百公里的一片荒原。防线的左前方有一条公路通向莫斯科。

严大力所在的连被分配部署到防线上第一道战壕的右翼,这条段防线其实有些简陋,而且看得出来是被匆忙修建的。严大力在得到分配的任务后,迅速巡查了连队的防守区域。等他看完后,严大力发布了命令,要求全连立即加固工事,多修防炮洞,并且多修几个隐蔽部和机枪阵地。隐蔽部是用来建立连部的位置,而多修的机枪阵地则是为了在战斗中能转移机枪阵地,避免连里的三挺机枪被敌人的火力迅速压制住,而这几挺机枪现在是连队里唯一的重武器。另外严大力还向团指挥部申请需要一些反坦克地雷和反坦克枪,反坦克地雷是用于埋设在战壕前沿,以防止德军装甲车辆迅速突入战壕。而反坦克枪则是急需的装备,在整个团都没有几门反坦克炮的情况下,为了应付德军坦克装甲车辆的突击,必须在前沿配备反坦克枪,而这些都是严大力在以前的战斗得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