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4章回沈府

第144章回沈府

“加速衰老?”元灵惜惊疑的说道,她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

江淮点点头道:“是的,加速衰老,她的身体慢慢开始不好起来,容易生病,面上长皱纹的速度也开始加快,看过郎中说,她的身体已经是五十岁左右的年龄了,可她那个时候只有三十岁。”

“我开始担心起来,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她是不是很快就会先我一步早早的老死。这样奇怪的病症郎中也束手无策,我便只能自己想办法。”

“一开始我试图用内力减缓她的衰老,发现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只要一停,便会继续反噬她的身体,而且我这样输进去的内力,我自己再也修炼不出来了,所以我的内力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现在已经接近于没有武功的普通人了。后来为了防身,彩蝶便教给了我蛊术。”江淮木然的说道。

元灵惜问道:“那你的内力消失,不是因为你吃了那些婴孩修炼邪术,而是因为输内力给彩蝶?”

江淮点点头道:“我并没有吃那些婴孩,而是给彩蝶吃的,这个方子确实有效,会让她变得和正常人一样,可是需要付出的代价便是七日吃一次。我没有告诉她这是什么,只是说这是加了药的肉汤,彩蝶并不知情,我们虽然没有孩子,但她很喜欢小孩子,请你们……不要告诉她我做了这样的事。”

沈言书忍不住说道:“你为了彩蝶一个人,剥夺了这么多可怜的无辜的未出世的孩子,你于心何忍?”

江淮用手捂住头,痛苦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可彩蝶又何其无辜?你知道那种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死在你面前的感觉吗?你懂这种痛苦和无奈吗?我做不到,我受不了,就算是让我付出再大的代价,做再多的恶事,为了彩蝶,我也心甘情愿。但我知道这是错的,所以如今被你们抓住了,便也罢了。也许,这就是我们的命了。”

沈妄书说道:“江前辈,你做了这样的事情,虽然情有可原,但是也请你理解,我们不会因为事出有因便把你放出去继续祸害这些无辜的人,但我答应你,若是我们找到了治疗这种病的方法,一定会告诉你的。”

江淮点点头:“那就多谢了。”

沈妄书便派人把江淮送去神石山庄的总部,又派人接了彩蝶过去,隐瞒了江淮所做的事,只说江淮把她托付给了神石山庄,彩蝶知道江淮和神石山庄的交情,不疑有他,便接受了。

这闹得整个小镇人心惶惶的湖怪之事,便算是告一段落了。

一行人在这里耽搁了得有七八天,距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他们的行程也该紧张起来了。

也好在回去的这一路上都平平安安的,没有再遇到什么麻烦事,等到了京城的时候,元灵惜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在原主的印象中,京城是十分熟悉的存在,她从小在这里长大,之前没有来京城的时候,这部分记忆没有被触发,而到了这里之后,便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闸口,所有关于京城的事情便倾泻了出来。

她记得这外城和内城的分界线,记得街角有一家卖胭脂的小铺子,记得京城的糖葫芦很好吃,果子又大又红,就像眼前这个小贩手里的一样。

沈妄书见她一直盯着小贩手里的糖葫芦,便上前给她买了一串,为了表示公平,也给沈言书买了一串。

递到沈言书手里的时候,沈言书别扭的说道:“给我买做什么,我才不吃这种东西呢。”

元灵惜笑道:“你若是不吃的话,那两串就都归我啦!”说着便要去他手里抢,沈言书一闪身,哼了一声说道:“那也不给你。”说罢,便吃了起来。

元灵惜吐槽道:“幼稚鬼!”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便到了沈府的门口,神石山庄其实并不在京城的内部,而是在京城的后方,拥有着一个大庄子的地方,但沈家却是有一个宅子在京城内,如今沈妄书等人到的便是这个宅子。

宅子在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离内城并不是很近,却也不是外侧城边的位置,隐在巷子深处,出门便是闹市。

宅门口挂了一个古朴的牌匾,上面写了沈府两个字。沈妄书上前轻扣了扣门,便有门人前来应。

打开门一看是沈妄书,门人便行礼道:“大少爷回来了。”而后又对着沈言书行礼道:“二少爷。”看着元灵惜,门人却在称呼上犯了难:“这位是……”

沈妄书淡淡地说道:“我徒儿。”接着便把元灵惜从马车上带了下来。门人赶紧又行礼道:“小小姐好。”

因为沈妄书在庄子里面的时候被称为庄主,所以元灵惜便被成为小姐,可在这沈府,沈妄书和沈言书的爹才是老爷,沈妄书便只能被称为少爷,而元灵惜,则是更小一辈的小小姐了。

元灵惜点点头,笑着说了句:“你好。”

而后门人便大敞着门,让马车驶了进去。

京城的冬天十分的寒冷,因为之前一直待在苏城这样的江南地带,元灵惜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冷,而且路上马车中一直有手炉或者是炭盆,并不觉得寒冷,眼下一下来,这北方的寒冬便刺骨的袭来了。她冷的直接缩成了一团,把手炉握的紧紧的,又围上了一条狐皮围巾,这才觉得好受一点。

沈妄书看的出来她很冷,便出声提醒道:“运内力,傻孩子。”元灵惜便试着运起内力,内力在体内运行了一周天,元灵惜便感觉到温暖了许多,她笑眯眯的说道:“内力还是挺实用的嘛。”

沈妄书揉了揉她的脑袋:“好了,咱们先去见父亲。”

京城的地界寸土寸金,在靠近内城的地方能有一座三进的宅院,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更何况沈家并没有什么政治地位,对外只是普通的商贾人家。

所以从门口到三进里居住的地方,也并没有多远,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亭台楼阁一样不少,走廊都是经过设计的,可以看得出来,倒是精致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