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年代惬意人生第40节(1 / 2)





  黄梅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烧起了火,“还有几家和爹娘关系好的,也拿着东西来家里,不过我没收他们的腊肉,白菜萝卜就收了。”

  “做的对,咱们人穷志不穷,不能占别人的便宜。”黄莉表扬了妹妹。

  她取下一块五花肉把肉皮在铁锅里烫好,往锅里倒了水烧热,麻利的拿菜刀把肉皮上的黑油刮干净,用锅里的热水清洗了几遍后,又切成几块放在温水里泡会好褪盐,农村里腌制的腊肉一般会特别的咸。

  那边黄梅用淘米水洗了大蒜白菜苔芫荽,把米放进铁锅盖上锅盖,开始煮饭。

  等铁锅里的水和米沸腾,黄莉把米汤用锅铲铲出来放一边,如果要吃米汤饭的话就把锅巴放在米汤里面稍微泡一下,冬天的话可以放在锅里加热一会。

  黄莉把洗干净的腊肉放了两块在锅里面的米饭上,然后盖好锅盖,把锅盖周边会漏气的地方用湿布围上一圈,灶里留着小火焖饭。

  腊肉在铁锅里加热后会流出油来,这样煮出来的米饭会有腊肉的香味,锅巴也特别的好吃。

  她记得小时候家里冬天经常这么做饭,尽管是红薯饭,但是一家人吃的也特别的香甜,什么时候就变了呢?

  黄莉在另一口炒菜的锅里放上油煎了四条小黄鱼,把鱼煎香后,把切好的干辣椒、姜丝和大蒜子放进去,炸香翻炒,快起锅时放了点水闷了一会,大火收汁后放了许多新鲜的大蒜叶好芫荽翻炒起锅。

  然后又弄了个干辣椒和大蒜叶子炒香肠,用猪油炒了一大碗翠绿的白菜苔,把蒸在饭上的腊肉取出来切成薄片装盘,菜齐了,马上就能开饭。

  黄莉用锅铲把焦黄的米饭锅巴铲出来,姐弟三人都好这一口,加上吴军刚好一人可以分一大块。

  天冷锅巴凉了不好吃,于是四人围着桌子先吃起了锅巴,把腊肉香肠包在锅巴里面一起吃也是极其美味的,黄莉觉得吃完锅巴自己都快饱了。

  下午五六点钟,黄家老两口在大儿子的护送下回了家,黄大宝看见开门的是黄莉,讪讪的搭腔:“大妹,几时回来的?明天到家里来吃饭,叫你嫂子给你杀个鸡补补。”

  “你们家的鸡我可吃不起,莫金莲杀一只鸡起码要在我这里赚十只鸡钱,我还是赶场自己花钱买吧!”黄莉冷淡的看着大哥。

  “大妹,我和你嫂子晓得错了,看在两个侄儿的面上,你就莫计较了。”黄大宝看着衣着光鲜亮丽的黄莉,后悔听了莫金莲的撺掇,哎,要不是自己没主见,现在也过上好日子了。

  “晚了,黄大宝,你和莫金莲算计我不算,还虐待黄梅和黄斌,如果不是我在外面做生意赚了钱,两个小的还不是要被你们卖掉,你有良心吗?”黄莉抹了一把脸上冰凉的眼泪。

  “滚,别再过来,我不会原谅你们!”黄莉看了一眼在旁边当“鹌鹑”的父母亲,补了两句:“如果你挂牵爹娘,把爹娘接过去孝顺我也不反对,反正我也没听说过哪家明明有儿子还要没出嫁的女儿养父母的!”

  “爹娘分家时分给你们了的,我可养不起!”黄大宝扯起飞毛腿撤退,生怕跑得慢了黄莉把爹娘踹给他养。两个老的常年要吃药,自家哪里供得起?

  黄父黄母看着跑得飞快的儿子,心里说不失望是假的。明明刚才在家里大宝和媳妇才说要一家团圆,怎么才吃了一顿饭的功夫,大宝又不要他们了?

  “大哥和莫金莲是想过来占我的便宜,你们以为狗会改得了吃屎?”黄莉对着父母一声冷笑,把大门紧紧关上。

  “爹,娘,大哥大嫂坏到根子上了,不会变好的!你们快来看,姐和吴哥给你们买了新棉衣,快来试试!”黄梅性子伶俐,赶紧出来打圆场,毕竟今天未来的姐夫也在家里。

  二老互相看了一样,大女儿是刀子嘴豆腐心,嘴巴厉害却从不亏待他们;大儿子依旧靠不住,可能真的是想沾大妹的光才说那些话骗他们两个老骨头。

  从此后,黄莉的父母对大儿一家算是彻底死了心,安安心心的和黄梅黄斌一起过日子,再不想东想西的帮大儿划算。

  去年还对黄莉持着怀疑态度的村里人,今年是心服口服。

  事实胜于雄辩,小玲和小英跟着她去城里做事,过年回来时不仅带回来带鱼鱿鱼这些村里人没见过的海货,每人还给家里交一千块钱,说是发的年底奖金。

  小玲的爹娘这回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扫之前被退婚的郁闷。

  村里人听小玲爹说,小玲跟着黄莉一起当售货员,包吃包住伙食好,每个月不仅有工资,年底还有奖金。没看支书家的小英跟着去了大半年,不仅长高了,还长胖了。

  媒婆最近频繁的跑到小玲家说亲,可惜全部她拒绝了。

  这些来说亲的人家无非是看上她能挣钱,进城务工一年让小玲长了见识,女孩子一样可以奔自己的前程,早早结婚生娃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回来之前“大老板”许青青就找她说了,明年让她去百货大楼的紫色星辰专柜上班,不仅基本工资要增加,还给她计算提成。

  小玲现在是一包子劲准备跟着“大老板”“二老板”一起奔前程呢,压根不想说亲嫁人。于是对父母说别再给她定亲。

  现在她“财大气粗”,在家里说话也算数,再说小玲爹娘也被退亲的事弄怕了,索性彻底放任她自由。

  黄莉这个大红人最近很苦恼,这几天都不断有村里人或者亲戚上门,就是想她带着家里的女孩出去做工。

  面对村里叔叔婶婶们殷切期望的眼神,黄莉硬着心肠拒绝了,幸好带回家的海带和鱿鱼这些干货多,总算没让他们空着手回去。

  自己和许青青的店子目前还需要请一个人,而且最低要求初中毕业。村里的女孩大多数读完小学就在家里帮忙,有的甚至连学校门都没进过。

  像黄莉,黄小玲,黄小英这样的在村里都是少数,所以黄莉狠不下心肠不管自己父母,父母有再多的不是也养大了她,送她读书让她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年初二,黄莉和吴军拿着礼物去了支书堂伯家拜年。堂伯家的大儿子黄勇两口子在县城的小店生意兴隆,女儿小英跟着黄莉做事不仅挣了工资,还养得白白胖胖,黄有贵今年过年心情格外舒畅,见黄莉带对象过来拜年,热情得很,把家里的好菜弄了一大桌招呼他们。

  黄勇坐在桌上陪吴军喝酒,黄莉就和大伯聊起了她的“烦恼”,村里想跟着去做工的人多,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合适的。

  “李老师家的李明慧不是初中毕业了?她阿婆常年吃药,李老师都被这医药费拖垮了。”黄有贵毕竟是村支书,村里每家人的情况在他心里都有本帐。

  李老师是民办教师,在黄莉他们村和隔壁村共同建的小学教书,工作辛苦待遇低。家里老娘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住院,李老师的工资基本上都给老娘治病了。妻子又去得早,只有李明慧一个女儿,李老师去上课后,家里家外的事情全靠小小年纪的李明慧张罗。

  “李明慧,可以啊,吃完饭我去她家给李老师拜个年。”黄莉才知道李老师家生活这么艰难,自家三姐弟都是李老师的学生,怎么也得拉扯一把。

  在堂伯家吃完饭,黄莉看吴军还在和黄勇拼酒,就和堂伯一起去了李老师家拜年。

  李老师家矮小破旧,黄莉看房里寒酸但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李明慧看来也是个手脚勤快爱干净的。

  黄莉简单把来意说了,李老师一个劲的说好,李明慧却有些犹豫,阿婆也需要人照顾,阿爹的身体也不好,自己一走,怎么忙得过来?

  “家里的事情你就莫操心了,我准备给你爹介绍个媳妇,到时你阿婆就有人照顾了。”黄有贵笑眯眯的手一挥做了决定。

  “我家穷成这样,还有人肯嫁?”李老师苦笑。

  “所以要明慧出去挣钱去,你看我家小英跟着黄莉养的白白胖胖的,放心吧!”

  李明慧想到自家的情况,决定出去打工挣钱,减轻阿爹的负担,和黄莉说好初五一起走。